
后来,我终于学会了如何去爱,可惜,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……这句广为传唱的歌词来自流行歌曲《后来》中国前十大证券公司排名,也让被昵称为“奶茶”的刘若英凭此红遍海峡两岸。
然而,很多人不知道,刘若英的成长背景并不简单:她是在单亲家庭长大,长期与祖父母共同生活。她在自传回忆录中回忆,祖父是一位国民党高级将领。每当她要去大陆拍戏或参加综艺时,祖父总会郑重其事地叮嘱她:“你一定要把握好这次机会,两岸和平交流全靠你了。”话语虽简,却带着老一辈人的责任感与期待。回忆录中并未写明祖父姓名,但网友通过梳理资料认为,她的祖父正是黄埔一期生、被称作“儒将”的刘咏尧。
刘咏尧(字则之)生于1909年,湖南醴陵的一个小康家庭,少年时接受良好教育。10岁考入岳云中学,成绩优异;中学毕业后又以出色成绩进入北京朝阳大学。家里人希望他能安稳读完大学、找份稳定工作,但当时的国家局势和新思潮激发了他投笔从戎的念头。恰逢黄埔军校创立、第一次国共合作兴起,青年刘咏尧放弃学业,报名并被录取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,成为当时年纪最轻的一批学员之一,与蒋先云、徐向前等人成为同窗。
展开剩余69%黄埔一期生毕业后迅速投身北伐与各地战事,刘咏尧也随部队东征,多次立功,逐步升至营长、团长。后来他获选到苏联留学,学成回国后受重用,被调回黄埔担任教官,参与培养后进军官。年轻时的他在军政、教育与宣传等岗位上迅速升迁,曾任职师政训、军部要职,年纪轻轻便成为军中骨干。传记与史料记载,他信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,重视教育与政治训练,既讲原则又懂变通,深得上级器重。
抗战与内战期间,他曾担任中正大学校长和“国防部”要职等。1949年国共局势逆转前后,他随家眷来到台湾,初到台后继续从事教育并兼任审判工作。50年代后,他逐渐淡出军政舞台,把精力转向学术与出版,在台大任教,创办期刊,撰写有关党史、政治学与人生哲学的著述,并与老战友发起黄埔同心会,倡导黄埔精神与两岸统一理想。
尽管仕途多有顺遂,刘咏尧的家庭生活却并不圆满。他曾有两段婚姻,与第一任妻子韦碧辉在莫斯科留学时结识并育有两子,长子刘纬文是刘若英的父亲。后来两人分手,他再娶学生钟光仪。1949年随部眷撤退台湾时,只将大儿子带走,二儿子刘纬武留在大陆,两兄弟因此积下隔阂。家族关系的复杂与变迁,也影响到后代的人生轨迹——刘若英的父母在她出生不久后离异,年幼的她便与姐姐、祖父母共同生活,跟祖父刘咏尧和祖母钟光仪一起长大。
在刘若英的记忆里,祖父既是严厉的长者,也是温暖的保护者。闲聊时他会说自己喜欢《绿岛小夜曲》,但自豪地表示只会唱《黄埔军校校歌》。每当孙女在外受委屈回来,祖父总是板起脸来威胁说:“谁敢欺负我孙女,我就把他们收拾了。”而当刘若英要去大陆发展时,祖父那句关于“两岸和平交流”的叮嘱,既是一种期望,也折射出老一辈军政人物对国家与民族前途的关切。
1998年8月22日,刘咏尧因病去世,享年90岁。黄埔军校同学会随后发表讣告,缅怀他晚年坚持关心国家统一、反对台独等立场。总体来看,刘咏尧的一生在军旅与教育间转换,晚年低调从事文化教育工作,尽管不像其他黄埔将领那样走在前台,但他对两岸关系与教育事业的长期耕耘,仍留下了不可忽视的影响。若更多人秉持他那样的开明态度与关怀,也许两岸间会有更多理解与和解。
发布于:天津市常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